實現“碳中和”已不是個人的事情,各個企業都在為此做出改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當包裝遇上減碳,會有什么樣的火花~
#01
經過Morrama數月的測試,基于減少、回收和改進的原則,研發了一種由70%回收PET制成的外賣餐碗。這種回收PET可以安全地用于食品,且具有“優異”的耐熱性、密封性,以及對氧、水、二氧化碳和氮的高效阻隔性能, 這不僅有助于提高食品質量,延長保質期,還可降低污染風險。
#02
隨著COVID-19變體不斷的發展,核酸檢測已經成為了生活常態,但正因如此,也延伸出了塑料污染的次生問題。根據去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有26,000噸塑料Covid廢物目前污染了我們的海洋。
#03
一直以來,食品外包裝和食物托盤以及飲料盒等模塑紙漿產品的主要生產原料是回收的廢舊報紙,這種模塑包裝材料的最大優點是可以自然降解。不過隨著回收報紙數量的逐年減少,科學家們也在積極尋找可替代的生產原料,蘋果果渣的新用途也應運而生。
以蘋果渣為主要原料所生產的模塑紙漿產品可以廣泛的用于食品外賣容器、花盆、飲料箱、飲品杯以及水果蔬菜的外包裝箱,這些包裝材料具有優良的可降解性,十分符合當下的環保理念。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咨詢熱線
400 9287 900